top of page
OS Logo_edited.png
黑暗中的沙漠

對等關稅90天後 各國貿易談判進度如何?

  • 作家相片: 炒年糕的貓貓
    炒年糕的貓貓
  • 8月6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8月7日

特朗普

特朗普於7 月 31 日簽署行政命令,宣稱美國因長期不對等的貿易構成貿易逆差,對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造成「異常與重大威脅」。因此,對特定國家加征從 10% 至最高 41% 的關稅。主要影響的出口的國家/地區:中國 30%、歐盟 15%、日本 15%、韓國 15%、台灣 20%。


特朗普在相關訪問中還透露了更多激進的貿易舉措,他希望製藥公司將藥物產線轉移至美國本土,並計畫將藥物關稅逐步提升至 250%。


不僅如此,他還預告了未來將針對半導體晶片有新的關稅政策,這一系列舉動無疑給本就複雜的國際貿易形勢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。

各國談判結果


自該政策推行以來,各國紛紛積極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,力求將關稅對自身經濟的衝擊降至最低。以下是主要國家的談判結果與條款內容:

國家/地區

4月關稅

當前/談判關稅

狀態

關鍵條款內容

中國

145%

30%

談判中

- 貿易休戰有望延長 - 若達成協議將舉行中美會晤,否則取消

歐盟

30%

15%

已達成

- 歐盟購買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 - 歐企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

日本

24%

15%

已達成

- 日本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 - 開放美國汽車及農產品市場

南韓

24%

15%

已達成

- 開放美國汽車與稻米市場 - 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(含1500億造船業合作)

台灣

32%

20%(暫時性)

談判中

- 需提出實質讓步才可降至15% - 台積電選項: ① 收購Intel 49%股份 ② 對美投資4000億美元

歐盟、日本與韓國在同美國的貿易談判中,已在投資領域及市場開放層面做出顯著讓步。相比之下,中國與台灣地區目前仍處於談判進程中。


中國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始終牽動著全球目光,雙方談判結果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走向具有深遠影響。此次談判若能達成協議,不僅貿易休戰狀態有望延續,還可能促成中美高層會晤,為雙邊關係深化注入動力;反之,現有貿易摩擦態勢恐將持續。

 

台灣地區的談判則需提出能讓美方認可的實質性讓步方案。其中,台積電擬收購英特爾 49% 股份的選項,已成為投資者熱議的焦點,這一舉措若落地,或將對台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軌跡產生重大影響。

總結


自特朗普政府推行 “對等關稅” 政策以來,全球主要交易夥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。目前,雖然部分國家和地區與美國達成了階段性的貿易協定,在關稅稅率上有所調整,並且在投資、市場開放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承諾與讓步,但各國在談判過程中均面臨著複雜的利益博弈。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